首页

扶桑美脚

时间:2025-05-25 18:35:06 作者:中标率低至 0.013%?“千企竞标”现象为何出现 浏览量:56462

  江西省奉新县上富镇一项估价1076万元的文旅基建项目,创纪录地吸引7518家企业竞投,中标率低至0.013%,引发业内广泛讨论。“千企竞标”现象近年来在招投标市场频现,企业较高的竞标热情与较低的中标概率形成巨大反差。

  “千企竞标”现象为何出现?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推动招投标市场环境更加规范、公平、开放?近期,半月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研。

  数千家企业竞标一个项目

  “千企竞标”并非个案。去年,安徽某地一个合同估算价为2600万元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吸引了1368家单位参与投标。在浙江杭州、嘉兴等地,单个项目千家投标企业的情形也不时出现。

  “一两千万元的规模,在市政工程领域算是小项目,数千家公司同时竞标的情况比较少见。”中建七局一位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过去上亿元的市政项目,参与竞标的公司通常也只有几家,尽管这几年投标公司数量增加,但通常也只是百家左右。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提到,不得采用抽签、摇号、抓阄等违规方式直接选择投标人、中标候选人或中标人。

  半月谈记者发现,当前各地常采用综合评估法和合理低价法两种评标办法;项目招标出现“千里挑一”情况时,大多采用的是合理低价法。

  江西省赣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招投标业务负责人曾凯介绍,合理低价法会根据中标项目综合单价的市场调节系数进行抽取,报价最接近的单位中标。“不管是7000家企业投标,还是100家企业投标,评标时都会先根据市场调节系数,按规定随机抽取30家后再抽一轮,选出15家,专家最后只需评定这15家单位的标书。”曾凯说,在投标人满足投标文件要求的前提下,专家结合经财政评审的控制价,对投标报价与基准价进行对照评审,择优选择其中合理的低价。

  业内人士认为,招标项目采取合理低价法,程序上仍由专家评审决定中标候选人。从规则设计层面看,这一方法本身具备公平公正的基础。但在实际运行中,评标办法仍有优化改进空间。

  “千企竞标”现象怎么看

  ——反映出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投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统计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江西房屋市政工程招标项目数量分别约为7200个、6100个、4700个,逐年下降。江西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江西市场省内外施工企业总数约3.4万家,确实存在一些企业一年都中不到一个标的可能性。

  ——折射一些地方加速推动市场准入更加开放。半月谈记者从江西省住建厅了解到,2023年11月起,当地取消招投标信用评级规定,不论企业属地、规模大小,只要符合招投标要求都可以参与投标,此后投标企业数量显著增加。此外,广东、江西、云南等地实行电子标、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等,工程建设项目已实现电子化交易,不需要报名费和纸质标书,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就可以参与投标。“投标成本低,中了就有活干,不中几乎也不会造成损失。”广东一家工程招标方负责人说,现在施工项目总体比以前少,企业要想有活干,就要广撒网、碰运气。

  ——仍需警惕围标串标风险。业内人士认为,在采取合理低价法的招标中,企业自身拥有的单位数量越多,中标几率越大,存在围标串标的风险。例如,去年安徽某地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某工程有限公司法人周某为了中标,安排副总经理梅某通过中介寻找公司参与围标,梅某联合经营部负责人通过中介各自找到23家围标公司。在福州市住建部门查处的一起房屋市政工程领域的串通投标典型案例中,4家参与投标企业因电子投标文件的计算机硬件信息雷同,被认定构成串通投标。

  科学施策推动招投标更加规范公平

  受访人士认为,“千企竞标”现象凸显各地在融入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因开放速度、门槛尺度不一而遇到的新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科学匹配施工企业资源,推动房屋市政工程类项目招投标市场环境更加规范、公平、开放。

  针对可能存在的围标串标风险,行业分析人士徐磊等人建议不同部门之间加强协作联动,同时借助AI、大数据等手段为投标行为“画像”,对“陪标专业户”“抱团投标人”“标王”“职业投标人”等信息加以分析比对,加大对围标行为监管和招投标领域违法犯罪的惩处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随着大量省外施工企业进来,省内施工企业面临‘大单抢不到,小单被人抢,省外难出去,省内保不住’的挑战。”江西一建筑国企负责人说,这一现状可能对部分中小施工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对此,该负责人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分类,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及预算进行划分,以减少大型企业对小型项目的过度竞争,给予中小企业合理的发展空间;也可尝试省内外企业联合投标,保证属地化的服务支撑,提升省内企业的竞争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和治理机制,鼓励在招标投标等市场交易活动中使用信用报告。江西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建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招投标信用评价体系,统一评价内容、评分标准和运用原则,实现信息透明化、流程标准化,减少地域壁垒,促进公平竞争。

  原标题《7518家企业竞投,中标率低至0.013%——“千企竞标”怎么看》

  半月谈记者:陈柱佐 王凯丰 荆淮侨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巴黎奥运)广西平乐父老乡亲凌晨观赛 为中国女子体操队助威

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闫晓虹 阮煜琳)世界黄金协会23日披露,1月,中国市场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流入约合8.27亿元人民币(1.13亿美元),其资产管理总规模(AUM)创历史新高。

全国高铁车站已超1300座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在民族危亡之际,共产党员赵一曼毅然奔赴东北抗日前线。她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她青春的热血,谱写了壮丽的人生,抗战馆社教部宣教讲师讲述赵一曼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深受感动。

(新春走基层)“98后”海岸警察张立锟的新春坚守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闻发布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介绍,近年来,民航局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立足行业准入、监管和空管服务保障等职责,修订了30余部民航法规,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标准法规体系;推进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推动简化低空飞行计划申报和审批,改善通航运行环境;支持地方设立20个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推动企业在江西、广东、陕西、四川等地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各项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低空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底,中国通航企业达到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2%。根据一些研究单位的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日本政府:“巨大地震预警”将于8月15日解除

今天,龙的英译会成为海内外关注和讨论的题目,意味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互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眼下,各国间的频密交往交流为历史所未有,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历史大势。由此来看,译“龙”只是为翻译中国这篇大文章破了个题,或许不久就会讨论如何翻译凤凰、麒麟、玄武、朱雀……而让世界“正”译中国,功夫或许也在诗外。(完)

恢复退服基站累计超1.8万个 因台风受损通信设施抢修持续进行

总体来看,饮料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健康化、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就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在解渴之外,对饮料产品口感、营养、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变化,不断研发新品,满足新需求。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